中国大群体,厂办大集体职工从何而来?

2019-06-29 18:11:37 1831

厂办大集体职工,多半是文革后回城的知青。文革结束后,由于知青集中回城,造成1979年、1980年左右的待业、失业高峰。知青回城后很难找到正式工作,当时是单位办社会,下乡的时候,就是以父母所在企业的名义下去的,回来那还得找所在企业,所在企业不得已,安置了这部分人。当时的中央政策也是谁家孩子谁抱走,你父母在哪个单位,哪个单位负责你的工作安排。于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子女被国有企业自己包下来了。又不能马上把他变成国有企业职工,就把他们放在劳动服务公司等附属企业,这就形成了厂办大集体。但是,他们的身份又特殊,和原来通过大中专、技校毕业进厂的职工不能一样,和通过军队复员进厂的职工也不一样。怎么不一样,因为根上不一样,就是所有制不一样,那部分人是“全民”的,是“国家人”,而他们只能是“集体”的。

除了回城知青这部分人员之外, 还有80年代国企改革没大规模开始时期,一些初高中毕业生,考不上上一级学校,接了父母“号头”进厂上班的职工,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就业,不得不在很年轻,甚至不到50岁的时候就提前退休,把工作的机会给了孩子们。

还有的“大集体”职工的来源,就是企业新上大项目,在当地招工,那些新工人的身份多是当地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农民。


摘自:梁启东:抓紧解决东北的“厂办大集体”问题



网站首页
电话咨询
免费咨询
微信客服